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中国教育史,是一部绵延数千年的文明传承与创新史。要理解其发展脉络,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学术术语和概念。“教育”本身,在《简明中国教育史》中被定义为“一种社会活动,旨在传授知识、技能、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以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 这种理解是整个史观的基础。 “科举制”无疑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核心。“科举”是指朝廷设立的考试选拔官员制度,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推进器。《简明中国教育史》详细阐述了科举制的发展历程,从隋唐的初步探索,到宋元时期的完善,再到明清的鼎盛,它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重点在于理解科举对社会阶层、士大夫阶层以及整体文化的影响。 “私学”也同样重要。与公教育相对,私学强调自由学术、个性培养。《简明中国教育史》中对私学的发展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它与公教育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同塑造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多元化格局。 “程朱理学”则为中国教育注入了深刻的哲学思想。《简明中国教育史》指出,程朱理学强调“存心致良知”,这种思想对古代教育的教学方法、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理解程朱理学对于理解古代教育的内在逻辑至关重要。 简答题方面,例如: “什么是‘存心致良知’?”、“科举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公学与私学的区别在哪里?” 论述题则可能涉及,例如:“中国古代教育对社会进步的贡献是什么?”、“科举制与程朱理学如何相互影响?” 总而言之,学习中国教育史,需要掌握关键名词,理解其发展逻辑,并深入探讨其对中国社会历史的深远影响。
展开
简明中国教育史
2025-07-30
6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