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试题.pdf
《简明中国教育史》重点知识及个人笔记.pdf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pdf
《简明中国教育史》笔记.pdf
《简明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pdf
《简明中国教育史》完整的复习资料.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国教育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它与中华文明的传承息息相关。为了帮助您高效复习,我们整理了简明扼要的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涵盖了从古代教育体系到现代教育改革的关键阶段。 一、先秦时期 (公元前21世纪 – 公元前221年) 先秦教育主要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强调“仁”、“义”、“礼”、“智”,注重道德教育和对经典的学习。孔子创建的私学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其核心内容包括《诗》、《书》、《礼》等经典,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 这一时期教育主要面向贵族和士人阶层,旨在培养具有政治才能和道德修养的统治者和官员。 二、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 – 公元220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建立了全国性的教育体系,重视对官员的选拔和培养。汉代继承了秦朝的教育制度,并发展了“经学”,形成了“儒家学府”的局面。 这一时期,对士人的选拔制度(“察举制”)也开始形成,为后世的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三、隋唐时期 (公元581年 – 907年) 隋唐时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唐太宗李世民重视教育,开创了“圣道”教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时期,科举制度初步形成,考试选拔人才的机制逐渐完善, 同时也重视对佛教僧侣的教育。 四、宋元明清时期 (960年 – 1911年) 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对考生进行思想的考验。元代则在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法律和军事的考查。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基本定型, “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核心内容,也强化了儒家思想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五、 近代及现代 (1911年至今) 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传统的教育体系逐渐衰落。 20世纪,随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建立了新式教育体系, 致力于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 这份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希望对您复习有所帮助。 祝您考试顺利!
展开
简明中国教育史
2025-05-10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