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7 页

第 2 页 / 共 7 页

第 3 页 / 共 7 页

第 4 页 / 共 7 页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作为社会信息传递的桥梁,其价值与呈现的方式至关重要。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非简单的新闻理论,它更像是一种看待新闻的哲学框架,旨在让新闻工作更具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 这种观点的核心在于,新闻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信息的传递,更在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和对社会问题的有效揭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的“揭露性”。它认为新闻应该关注那些被忽视的、被压抑的、被边缘化的声音,揭露社会的不公和矛盾,推动社会进步。这与传统的、仅仅追求“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形成了鲜明对比。 换句话说,它鼓励记者去“看到”问题的根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不应是精英的自鸣成歌,而应服务于人民的利益。 这意味着新闻报道的重点应该放在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劳动人民的命运上。 追求“客观中立”的原则,如果导致对人民疾苦的无视,就失去了新闻的本质和价值。 很多人可能觉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听起来有些“期末不挂科”,即过于理论化,难以直接应用。 但实际上,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考维度。 它提醒我们,新闻的目的是什么? 它应该服务于谁? 如何才能让新闻真正地推动社会进步? 因此,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以帮助我们更理性地看待新闻,更积极地参与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最终,让新闻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民福祉的力量。 就像期末考试,只有认真学习,理解题意,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展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2025-08-04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