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附答案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8 页 / 共 11 页
附答案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及课后习题答案 2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及课后习题答案 2 在探索经济学说史的漫漫长路中,许多看似晦涩的名词却关乎着整个学说的发展脉络。 让我们一起梳理这些关键术语,理解它们在经济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古典经济学”。 这里的“古典”通常指18世纪上半叶的英国经济学家,比如亚当·斯密和道德·斯密。他们提出的“分工”概念,即通过专业化进行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是工业革命的先驱。 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则体现了自由市场机制的力量,认为个人为了自身利益而行动,最终会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 其次, 19世纪上半叶的“边际革命”是经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边际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卡尔·马克思和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批判了古典经济学对总量的关注,转而强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为后来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紧接着, 罗伯特·路易斯·阿诺尔的“数学经济学”更是彻底改变了经济学研究的方式。 他将经济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用数学工具进行分析,使得经济学研究更加精确和科学。 当然, 学习经济学说史,也不能忽视“理性人假设”。 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意味着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做出最佳的选择。 虽然这一假设存在争议,但它仍然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最后,对于课后习题的答案,需要仔细研读课本和参考词条,理解每个名词背后的逻辑和含义。 务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经济学说史的精髓。 记住,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旅程。
展开
经济学说史
2025-07-31
6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