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试题(包含考试答案)
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试题(包含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1. 秦律的建立,对中国法制史具有划时代意义,主要原因是( ) A. 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 B. 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 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 D. 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答案:C 2. “法家思想是中国早期法制史上的重要贡献,它强调统治者掌握法律的权力,从而为后来的中央集权奠定了基础。”这句话体现了( ) A. 儒家思想的特点 B. 法家思想的特点 C. 道家思想的特点 D. 佛教思想的特点 答案:B 3. 《唐律疏参》的编纂,体现了( ) A. 强调法律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B. 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C. 忽视了社会现实 D. 限制了司法机关的自由裁量权 答案:A 4. “科举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古代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这句话正确的是( ) A. 科举制度的建立与社会现实无关 B. 科举制度的建立改变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人才选拔方式 C. 科举制度的建立对社会阶层流动没有任何影响 D. 科举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答案:B 5. “清代的法律制度,在继承明清旧律的基础上,也受到西方列强的影响。”这句话说明( ) A. 清代法律制度完全没有受到西方列强的影响 B. 清代法律制度的建立是完全自发的 C. 清代法律制度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D. 清代法律制度的建立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答案:C 二、简答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商鞅变法”对中国法制史的影响。 商鞅变法在秦国推行时,废除了分封制,确立了郡县制,完善了法律体系,对中国法制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世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原则。 2. “唐律”的特点是什么? 《唐律》的特点是,它兼顾了法家和儒家思想,确立了“律法治国”的原则,并在法律条文上尽量体现了现实的社会规范,体现了法律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三、论述题 (20分) 结合中国法制史,分析“中国古代法制史的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法制史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从分散到集权,从武律到理法,从地方割据到中央集权,不断完善的趋势。在早期,由于社会分裂,法制不健全;随着国家力量的加强和中央集权的建立,法制逐渐完善,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是一个不断探索、发展、完善的过程,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秩序的追求和对国家治理的探索。
展开
中国法制史
2025-07-08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