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马工程《中国法制史》全书期末重点笔记整理干货
马工程的《中国法制史》作为研究中国法制史的重要著作,其期末重点笔记整理对考生和学习者而言至关重要。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系统梳理了中国法制从萌芽到成熟的历史演变,而非单纯的事件罗列,而是着重分析了法制发展的内在逻辑和驱动力。 核心在于对法制史的阶段划分。马工程将中国法制史划分为“萌芽时期”、“早期时期”、“成熟时期”和“转型时期”,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代表性法律制度。萌芽时期,主要以“礼法”为主,强调伦理道德规范,奠定了中国法制的基础。早期时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法律强调“君臣父子”的上下关系,体现了等级制度的特征。 成熟时期,以唐律作为代表,法律条文更加规范,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高度组织化。然而,这段时期也逐渐出现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对法制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的转型时期则是在明清时期,受到西方法制的影响,中国社会开始尝试引进和学习西方的法律制度,但由于自身传统文化的束缚,转型过程充满了曲折和矛盾。书中详细分析了“剃发易服”等事件,揭示了法制发展与社会变革之间的紧密联系。 此外,书中对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分析也十分深刻。比如,对“义律”、“官律”、“私律”等不同法律思想的辨析,以及对“刑法”、“诉讼法”、“行政法”等不同法律分支的梳理,都为理解中国古代法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总而言之,《中国法制史》是一部内容丰富、观点深刻的著作,值得认真研读。
展开
中国法制史
2025-07-08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