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中国法制史复习笔记(二)
中国法制史复习笔记(二) 宋代,法制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相对于唐宋的“轻法”,宋代理主更加重视法律的制定和执行,这与当时政治生态的转变息息相关。查良镛在《中国法制史》中指出,宋代理主的核心思想是“治国安民”,而法律的完善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宋代的法制改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和尝试。例如,宋太祖赵匡胤在建立宋朝初期,通过颁布《九条治国章程》等一系列法令,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为日后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这种“先治后议”的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宋代法制的形成。 到了北宋,随着政治的腐败和节节失利,法律的执行力大打折扣。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的激化,以及中央政府的软弱无力。尽管如此,北宋仍然在《刑法》等方面进行了修订,体现了对法制建设的持续关注。 值得强调的是,宋代法制史并非单纯的法律条文的堆砌,它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潮和政治实践的变迁。宋代法制的兴衰,与当时社会矛盾、政治斗争等因素密切相关。 总而言之,对宋代法制史的复习,需要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才能真正理解其内在逻辑和深刻意义。它为我们研究中国法制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展开
中国法制史
2025-07-08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