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中医耳鼻喉重点笔记
中医耳鼻喉重点笔记 耳鼻喉科在中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并非仅仅是处理炎症、疼痛等症状,更是一种整体的调理,关乎人体气血的沟通和平衡。 传统的“耳病”往往与“气血不通”相联系,比如耳聋、耳鸣,甚至听觉减退,都可能源于头部经络的堵塞或气血的瘀阻。 中医辨证论治耳鼻喉疾病,讲究“脉诊”、“望诊”、“问诊”,配合“舌诊”,以明确病因、病位,才能对症下药。 比如,对于急性中耳炎,常常采用辛温透瘍散风热之方,以清热退毒,消肿止痛。 慢性中耳炎则需辨证论治,例如,如果属风热犯内,则用清热化湿剂;若属寒湿困阻,则用温邪散寒剂。 鼻部疾病同样是中医耳鼻喉的重要内容。 鼻部是沟通肺、胃、心等脏腑的重要通道,鼻部疾病往往反映了身体内部的 imbalances。 常见的鼻炎、鼻窦炎,在治疗上,中医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选用辛凉解毒、宣肺通窍的方剂。 比如,对于风寒湿盛引起的鼻炎,常用辛温解表的方剂;若属风热蕴肺,则用清热透表的方剂。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耳鼻喉治疗不仅仅是药物治疗,更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饮食调理、情志疏导等。 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对于耳鼻喉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此外,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感冒等风寒侵袭,也是预防耳鼻喉疾病的关键。
展开
中医耳鼻喉
2025-07-07
14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