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中医方剂学重点复习资料(完整版)(41页)
中医方剂学重点复习资料(完整版)(41页) 方剂学,作为中医临床基础的基石,承载着数千年经验的智慧。这41页的复习资料,力求将关键内容梳理得井井有条,帮助大家在繁忙的学习中快速掌握核心知识。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方剂学的两大组成部分:方剂理论和方剂应用。理论部分,例如“伤寒论”对六经辨证的阐述,以及“金匮要略”对寒热辨证的精妙概括,是理解方剂学的核心。这些理论,如“病机”、“病症”、“病位”等概念,是辨证论治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重点回顾常用方剂的组成和作用。例如,参苓白术汤的平和胃气、补气固表;麻杏石甘汤的清热解毒、散寒发汗;当归饮的补血活血,等等。 每一味药的特性,都与其“主治”、“伤寒发汗”、“归经”、“补益”等作用密切相关。 方剂的应用则更具临床价值。辨证论治是方剂学的核心,需要掌握“温证论治”的原则。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判断病机,选方配伍,才能达到“治愈病,扶正祛邪”的最终目的。 记住,方剂并非死记硬背,而是要理解其内在逻辑,融会贯通。 此外,这套资料还包括常用方剂的组成、配伍原则、以及一些经典的临床案例。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方剂的运用,从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希望这份“中医方剂学重点复习资料”能成为你的好伙伴,让你在精研方剂学道路上事半功倍! 祝你学习顺利!
展开
中医方剂学
2025-07-07
16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