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中医方剂学】重点总结+期末复习笔记
【中医方剂学】重点总结+期末复习笔记 中医方剂学,这门看似晦涩的学科,其实是贯穿于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灵魂。它不仅仅是药物的堆砌,更是一种对人体、疾病、药物之间深刻的认识。在期末复习前,我们必须牢固掌握核心概念,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 首先,要理解方剂学的基本原则:君臣、佐使、伐邪、调和。君药是主药,能发挥主导作用;臣药是辅佐君药,共济功效;佐使是辅助佐使,加深功效;伐邪是针对病邪,祛除病因。这些原则如同方剂学的骨架,理解透彻是基础。 其次,要熟悉常见方剂的组成和功效。比如,六味地黄丸以地黄、石决明等六味药为主要成分,其功效是清心安神,疏肝理气,是治疗心火内证的经典方剂。 掌握常见方剂的炮制方法和应用范围,能让你的临床应用更具针对性。 此外,不要忽略对“伤寒辨证论治”的重点。了解不同伤寒类型的辨别方法,以及针对性的方剂选择,至关重要。 比如,麻杏石甘汤是治疗外感风寒表伤风证的常用方剂,其治疗原理是清热解表,宣肺止咳。 最后,复习时,多做题,将理论知识与临床案例相结合。 通过反复练习,加深对方剂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就能更好地应对期末考试,说不定还能发现中医方剂学的奥妙所在。 祝大家期末顺利!
展开
中医方剂学
2025-07-07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