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24/25年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笔记资料全套,助力复习备考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笔记(湖南师范大学真题版) 一、 绪论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19世纪末开始,以“新文化运动”为开端,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它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涌现出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作家,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复习笔记以湖南师范大学真题为基础,力求全面、准确地梳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主要发展阶段和代表作家作品。 二、 发展阶段 1. 启蒙时期(1898-1927): 背景: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社会的危机,戊戌变法失败等因素促使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寻求变革之路。 代表作家:梁启超、陈独秀、胡适等,其文学作品主要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重要作品:《新文化杂志》、《剑桥杂志》、《呐喊》等。 2. 新文学时期(1920年代初-1930年代初): 背景:五四运动后,中国新文化运动进入了关键时期,文学创作呈现出激进、革新的特点。 代表作家:鲁迅、周而立、郭沫若等,他们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重要作品:《呐喊》、《彷徨》、《祝福》等。 3. 民国文学时期(1930年代-1949年): 背景:国共合作时期,文学创作风格多样,反映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和思想。 代表作家:茅盾、巴金、老舍等,他们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 重要作品:《亮剑》、《祥林嫂》、《骆驼祥子》等。 4. 解放后文学(1949年至今): 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学创作以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积极推动社会进步。 代表作家:王蒙、萧红、张爱玲等,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新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重要作品:《青春物语》、《秦岭》、《活着》等。 三、 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 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 茅盾:《子夜》 巴金:《家》 老舍:《茶馆》 萧红:《呼兰河传》 张爱玲:《红楼梦魇》 四、 总结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一部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历史。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梳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魅力。希望本复习笔记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备考,取得优异成绩。 ---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3
19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