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2011年版)自学考试教材及重点难点解析
中国现代文学史(2011年版)自学考试教材及重点难点解析 2011年版《中国现代文学史》自学考试教材是系统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工具。理解该教材的核心在于把握其时间跨度和文学思潮的演变。教材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标志,将中国现代文学史划分为多个阶段,例如新文学时期、前摇时期、新月派、现代主义时期、左翼文艺时期、新四人运动、百花齐放时期、文化大革命后时期等。 其中,新文学时期是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关键。教材详细介绍了陈学生、郭沫若等人的创作,以及新文学的特点——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民族精神的探索。理解新文学的创作背景,尤其是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理解新文学的关键。 此外,教材对于前摇时期、新月派、现代主义时期的分析也具有重要价值。这些时期所代表的文学思潮,反映了中国社会和思想的变迁,对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至关重要。 考试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难点: 文学思潮的联系与区别: 区分各个文学思潮的特点和相互影响。 作家作品的代表性: 熟悉代表作,掌握其思想和艺术特色。 历史背景的理解: 将文学创作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相结合,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重点作家及其代表作: 仔细研读鲁迅、老舍、张爱玲等作家及其代表作,例如《狂人日记》、《骆驼祥子》、《红玫瑰与白玫瑰》等。 总之,通过系统学习2011年版《中国现代文学史》自学考试教材,并重点关注以上难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备考水平,取得好成绩。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3
15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