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7 页

第 2 页 / 共 7 页

第 3 页 / 共 7 页

第 4 页 / 共 7 页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经济思想史 魏丽莉 重点笔记
经济思想史 魏丽莉 重点笔记 经济思想史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思想发展脉络的学科,魏丽莉的重点笔记通常会涵盖以下几个关键方面,以下内容力求精炼呈现核心要点。 一、古典经济思想 (18世纪早期) 亚当·斯密: 奠定了古典经济学的基础。《国富论》的核心思想是“分工与专业化”,强调自由市场、“看不见的手”作用,主张政府干预应有限,主要职能为保护私有财产、维护市场秩序。重点在于“自利、私心”与“公共利益”的协调。 戴维·富格林: 提出了“土地、劳动、资本”三要素理论,认为财富的产生源于这三个要素的结合,对土地的性质进行了重要的研究,强调土地是财富的根本来源。 二、古典政治经济学 (18世纪中期) 西斯时期的思潮: 强调价值的客观性和劳动理论价值,认为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劳动时间。这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理论奠定了基础。 汤姆斯·马尔萨: 提出了“人口论”,认为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食物供应能力,导致贫困和饥荒,对社会发展提出了警示。 三、边际主义 (19世纪早期) 瑞克里德、马尔登堡、孟认为: 发展了边际分析法,将经济分析从整体转向个体,认为价值是由供给和需求在边际上决定的。重点在于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比较。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 认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基础。 剩余价值理论: 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认为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 魏丽莉的笔记通常还会涉及对不同经济思想的比较与联系,以及对当前经济问题的思考。理解这些思想的历史背景和相互关系,对于理解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形成至关重要。
展开
经济思想史
2025-05-20
11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