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7 页

第 2 页 / 共 7 页

第 3 页 / 共 7 页

第 4 页 / 共 7 页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西方经济思想史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思想史名词解释 经济思想史,作为理解现代经济学根基的关键,涉及了几个核心概念。它并非简单的历史时间线,而是对人类认识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所作尝试的系统性梳理。这些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和人们的价值观。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理论,认为自由市场的相互作用,即使没有政府干预,也能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强调了市场的效率,是自由经济思想的基石,也奠定了“供给创造需求”的传统观念。 其次,“边际分析”是另一项重要的经济思想。尽管其形式最早出现在约瑟夫·博尔兰的著作中,但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对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区分,深刻影响了后世经济学的研究。理解边际思想,对于分析生产、消费以及市场价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此外,“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在20世纪初逐渐兴起。如约翰·昆斯立的“量化分析”方法,试图用数学工具来分析经济问题,这标志着经济学从思辨转向科学的转变。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崛起,其强调理性人假设、市场效率以及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彻底改变了经济学研究的方向。 总而言之,对西方经济思想史的理解,不仅需要掌握这些关键名词的定义,更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思想渊源,才能真正把握经济学的精髓。
展开
经济思想史
2025-07-31
4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