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7 页

第 2 页 / 共 7 页

第 3 页 / 共 7 页

第 4 页 / 共 7 页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各位同学,期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考试临近,为确保大家都能“期末不挂科”,特推出这份针对性的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这套题库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概念和应用展开,力求全面覆盖教学内容,帮助大家巩固知识,提高应试能力。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客观性”指的是什么?(提示:与“主观性”对比) 参考词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的客观性,即新闻报道应真实反映社会现实,不掺杂个人观点和主观情感。这要求记者在采集、处理和呈现信息时,尽可能保持中立,避免先入为主的偏见。 2.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涵之一,请简述其含义。 答案: “人民性”指的是新闻报道的中心地位是人民,新闻内容要反映人民的利益、愿望和需求,要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第二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请解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服务人民”的理解。 答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不应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要服务于人民,提升人民的政治意识和文化素养,促进社会进步。 2. 如果一位记者在报道某个事件时,过度强调自身观点,会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原则造成什么损害? 答案: 损害极大。 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导致信息失真,无法真实反映社会现实。 第三部分:简短论述(30分) 1. 请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新闻报道,以期达到“服务人民”的最终目的。(答案不限,但需体现马克主义新闻观的核心理念) 希望这份试题及参考答案能帮助大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记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在于“客观”、“人民性”,祝大家“期末不挂科”!
展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2025-08-04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