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仅是一套理论,更是一部深刻洞察社会经济规律的伟大著作。它以“资本”为核心,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经济发展规律以及阶级矛盾。 核心词条“资本”的含义,马克思将其定义为“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形态”,这意味着生产力不再掌握在个人手中,而是集中于整个社会的范围内,从而催生了资本的形成。 “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另一大关键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大于其获得的工资,这部分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这种“剩余价值”的产生,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劳资之间的剥削关系。 关键在于,它强调了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再者,“生产力”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指的是社会生产物的物质形态和生产方式。 它包含劳动者创造的物质工具和技术,以及人们组织生产的方式。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社会经济的进步程度。 “阶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用来分析社会矛盾的重要工具。 按照生产关系的划分,社会被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根源。 总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分析,为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且对后来的经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025-08-04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