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5 页

第 2 页 / 共 15 页

第 3 页 / 共 15 页

第 4 页 / 共 15 页

第 5 页 / 共 15 页

第 6 页 / 共 15 页

第 7 页 / 共 15 页

第 8 页 / 共 15 页

第 9 页 / 共 15 页

第 10 页 / 共 15 页

第 11 页 / 共 15 页

第 12 页 / 共 15 页

第 13 页 / 共 15 页
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4 页 / 共 15 页
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5 页 / 共 15 页

食品微生物学名词解释整理
食品微生物学名词解释整理 食品微生物学,顾名思义,它是一门研究食品中微生物及其与食品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简单来说,它探讨了细菌、酵母、霉菌等微生物如何影响食品的质量、安全以及食品生产过程。 这门学科在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现代食品工业中。 “食品微生物学”这个词本身就包含了关键信息——食品(Food)和微生物(Microbiology)。 我们需要理解微生物在食品中的作用,这涉及到从好菌到坏菌,从风味添加到食品污染的复杂关系。 接下来,让我们来梳理一些食品微生物学中的核心名词。芽孢是细菌的一种特殊结构,它像一个微型保护壳,在不利条件下能够耐受极端温度、高pH值等严苛环境,从而“休眠”。 理解芽孢的形成和破裂机制,对于控制食品中的细菌数量至关重要。 菌落形成数(CFU) 是衡量食品中细菌数量的指标。 它指的是在特定条件下,通过稀释培养后,形成一定数量菌落的最小培养量。 菌落形成数越高,表明食品中细菌含量越高,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也就越大。 菌种 指的是具有相同遗传特性的一群微生物。在食品微生物学中,我们关注的是那些对食品产生影响的特定菌种,比如用于发酵食品的酵母菌种,或者可能导致食品腐败的致病菌种。 微生物污染 是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来源。 污染的种类有很多,包括生物污染(细菌、霉菌等)、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食品微生物学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预防和控制这些污染。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食品防腐。利用食品微生物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开发出各种防腐手段,比如高温灭菌、添加防腐剂、控制微生物生长环境等等,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展开
食品微生物学
2025-08-03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