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0 页 / 共 11 页
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1 页 / 共 11 页

诊断学基础 名词解释汇总
诊断学基础 名词解释汇总 诊断学,顾名思义,是关于疾病诊断的学问。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查出病”那么简单,更在于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各种信息,最终确定疾病的存在、性质和发展阶段。要理解诊断学的基础,首先要掌握一些核心名词,这些词汇构成了诊断学思维的基石。 “临床诊断”是诊断学最基础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医生根据患者的主诉、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疾病的诊断过程。它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力求得出最准确的诊断结果。这与“影像学诊断”形成互补,影像学诊断通常侧重于疾病的形态特征,而临床诊断则更关注患者的整体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种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检测,能够提供疾病发生的生理、免疫学和病原学信息。例如,血常规、尿常规等是常见的辅助检查,它们可以反映机体的基本功能状况。更高级的检查,如基因检测、细胞学检查,则提供了更深入的诊断信息。 “体格检查”同样是诊断学的基础。通过医生对患者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等操作,可以获取直接的临床信息,例如,心音、呼吸音的异常、皮肤黏膜的改变等,这些都可能提示疾病的存在。 “病理诊断”则是诊断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组织、细胞的显微镜检查,可以明确疾病的病理特征,为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总而言之,诊断学名词的理解,是构建诊断思维的关键,也是我们在诊断疾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展开
诊断学基础
2025-08-01
5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