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期末考试重点 - 00_《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_封面首图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
第 1 页 / 共 13 页
获取资料
学霸英雄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期末考试重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期末考试重点 为有效备考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期末考试,需要对重点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本期末考试,重点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 朦胧诗运动与“新一代”诗人 朦胧诗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在中国现代诗坛产生的具有重要影响的诗歌运动。这场运动的兴起,与政治环境、社会背景以及诗人们对传统诗歌形式和观念的反思密切相关。考试中需要重点理解朦胧诗运动的背景、特点、代表诗人(如舒婷、乔拘灵、杨 josé等)及其创作风格,以及这场运动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理解“新一代”诗人如何继承、发展、突破前人的传统,是考察的核心。 二、 关注现实主义创作与社会批判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创作逐渐回归关注现实主义题材,出现了一批具有社会批判精神的作品。例如,张爱玲的作品,以其对都市女性生活的细致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这种趋势。应重点关注作者的创作理念、作品内容及社会意义。 三、 关注“新写实”与“后新写实” “新写实”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文学创作的一场重要运动,强调写实、真实、反映社会现实。随后,“后新写实”则对“新写实”进行了深化和拓展。“光与热”的出现,以及由此引发的创作讨论,都体现了这种趋势。对“新写实”与“后新写实”的联系与区别,以及代表作的分析,是重要的考察点。 四、 关注重要作家及作品 需要熟悉诸如张爱玲、余光中、铁利群、刘心武等作家及其代表作。理解他们的创作风格、思想主题以及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贡献至关重要。同时,对张仃、姜遇群等艺术家的作品及其与文学的关系,也要有所了解。 总而言之,有效备考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期末考试,需要系统梳理关键作家、重要作品及理论思潮,并深入理解其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期末备考 #重点 #下册 #考试 #备考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3
17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获取《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请前往学霸英雄官网下载获取,平台提供:

  • 1万+优质大学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
  • 大学专业考证备考资料
  • 持续更新的大学资料资源
立即前往学霸英雄官网下载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