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6 页 / 共 11 页
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西方文论史读书笔记
西方文论史读书笔记 “西方文论”这本书,读起来让人感觉像是在与一位老练的批评家对话,他以一种冷静而犀利的笔触,剖析了西方文学史上的种种问题。这本书的核心在于对“文学性”的质疑,以及对文学批评的重新定义。正如弗莱米ং(F.R. Leavis)所言,“文学性”不仅仅是艺术性,更是一种道德和精神上的追求,一种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弗莱米ং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并非仅仅基于形式和技巧,而是更注重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他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反映作者的价值观,并引发读者的共鸣。比如,他对于《小王子》的批评,并非单纯的否定,而是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出发,指出作品在对人性和童真主题的表达上存在一些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弗莱米ং的观点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他的主观性很突出。 “西方文论”对“文学性”的定义,也因此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文学性”本身就是一个难以捉摸的概念,它既包含了客观的艺术价值,也包含了主观的审美判断。 这种观点,也正是“西方文论”的魅力所在,它挑战了传统的文学观念,引发了人们对文学本质的深刻思考。 这本书也提醒我们,文学批评并非简单地进行价值判断,而需要深入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 要真正理解一部作品,就必须将其置于历史和文化语境中进行分析,才能发现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弗莱米ং的观点,启发我们思考文学批评的真谛,并对文学本身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展开
西方文论
2025-08-01
1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