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7 页
整理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2 页 / 共 7 页
整理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3 页 / 共 7 页

第 4 页 / 共 7 页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行为金融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行为金融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我们常常认为,投资决策应该基于理性分析和客观数据。然而,现实世界却往往与这种理想状态大相径庭。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的诞生,正是为了解释人们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常常出现的非理性行为。它不再仅仅关注“理性人”的假设,而是深入研究人类心理在金融决策中的作用。 核心概念之一是“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 简单来说,认知偏差就是我们大脑在处理信息时,由于各种心理因素,导致思考方式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决策。 常见的认知偏差包括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即人们倾向于过度依赖最初获得的信息,即使这个信息不再相关;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即同一信息以不同方式呈现,会影响人们的判断;以及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即人们对损失的痛苦感远大于对同等收益的快乐感。 再比如,“确认偏差”(Confirmation Bias)指的是我们更倾向于寻找和相信支持自己原有观点的信息,而忽略或否定与之相悖的信息。 这在市场中尤其危险,因为投资者可能只关注能够证实自己判断的信号,从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此外,“她隐想效应”(Hindsight Bias)也值得关注。 当事情发生后,人们常常会认为自己事先就能够预料到结果,这使得投资者对过去的投资决策进行过度自信,并导致错误的预测和判断。 理解这些行为金融学知识点,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也能在面对复杂的金融市场时,更谨慎地做出决策,避免被非理性思维所误导。 毕竟,投资的本质,也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我们对自身行为的理解。
展开
行为金融学
2025-08-01
3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