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药理学-名词解释-归纳_药理学什么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CSDN
药理学-名词解释-归纳_药理学什么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 药理学,作为医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药物对生物体及其功能的影响。理解药理学中的核心概念,对于诊断、治疗和药物研发至关重要。其中,“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是区分药物作用机制的关键,也是一个常被讨论的话题。 简单来说,特异性药理学指的是药物作用仅限于特定组织、细胞或分子。换句话说,药物对目标组织或物质的反应高度集中,对其他组织或器官的影响相对较小。比如,抗生素只针对细菌,而对人体自身的细胞几乎没有影响,这便是特异性的体现。这种特异性作用,保证了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减少了副作用的发生。 相反,非特异性药理学则意味着药物的作用是广泛的,可以影响到多个组织、器官或细胞。例如,一些全身性抗生素会影响人体的肠道菌群,导致代谢紊乱,这便是非特异性作用的例子。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区别,实际上反映了药物作用机制的复杂性。了解这一概念,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药物的药效、药代动力学以及潜在的副作用风险。药理学研究的最终目标,便是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特异性作用,并同时降低非特异性影响,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展开
药理学
2025-08-01
4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