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21 页

第 2 页 / 共 21 页

第 3 页 / 共 21 页

第 4 页 / 共 21 页

第 5 页 / 共 21 页

第 6 页 / 共 21 页

第 7 页 / 共 21 页

第 8 页 / 共 21 页

第 9 页 / 共 21 页

第 10 页 / 共 21 页

第 11 页 / 共 21 页

第 12 页 / 共 21 页

第 13 页 / 共 21 页

第 14 页 / 共 21 页

第 15 页 / 共 21 页

第 16 页 / 共 21 页

第 17 页 / 共 21 页

第 18 页 / 共 21 页

第 19 页 / 共 21 页

第 20 页 / 共 21 页

第 21 页 / 共 21 页

《美学原理》关键知识点 笔记整理_美学原理 崇高 善
《美学原理》关键知识点 笔记整理_美学原理 崇高 善 美学,简单来说,就是对“美”的理解和研究。它不仅仅是艺术欣赏,更是一门探究我们如何感知、判断和评价美的学科。要理解美学原理,就不得不提到它长期以来占据核心地位的两个概念:崇高与善。这两个词汇,是贯穿美学发展史的基石,也构成了理解美学本质的关键。 先说“崇高”。“崇高”这种美,通常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和超越个人自我的体验。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中,对“崇高”的定义颇具启发性。他认为,当面对自然的力量,如雷霆雨雪,或者人类的伟业时,我们会感受到一种敬畏之情,一种超越理性认识的震撼。这种震撼,并非因为其美感,而是因为它激发起了我们对自身力量的渺小和对宇宙的无限敬畏。 崇高,是一种强烈的,甚至有些压倒性的情感体验。 然而,“善”的美则更为复杂。 “善”的美,并非仅仅指道德上的好,而是指一种和谐、平衡、秩序和完美的境界。 这与古典美学的主流思想有很大不同,它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秩序,一种和谐的统一。 这种美,常常体现在自然的规律、艺术的比例和结构的完美之中。 比如,古希腊雕塑的比例和谐,中式园林的布局疏密有致,都体现了这种“善”的美。 需要注意的是,崇高与善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相互补充、相互映衬的。 真正的审美体验,往往是在这两个概念的交织中实现的。 理解了崇高和善,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美学的本质,并从中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展开
美学原理
2025-07-31
4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