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7 页

第 2 页 / 共 7 页

第 3 页 / 共 7 页

第 4 页 / 共 7 页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继电保护57个名词解释
继电保护57个名词解释 继电保护,简单来说,就是电力系统中应对故障的一种智能保护手段。它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开关,而是一个由各种传感器、逻辑运算器和动作装置组成的复杂系统,旨在快速、准确地隔离故障设备,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理解继电保护,就像理解一个“守护者”,时刻关注着电网的每一处潜在风险。 首先,让我们从基础概念开始。保护距离,指的是保护装置动作的临界距离,是继电保护设计中最关键的参数之一。动作时间则直接关系到保护装置的反应速度,越短越好。误动作是指保护装置在无故障情况下动作,是继电保护设计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接下来,再介绍一些核心名词。保护原理主要有距离保护、时限保护、恒流保护等。保护元件包括继电保护仪、断路器、动作继电器等。保护距离系数用于表征保护距离的精度。动作时间系数则反映了动作时间的准确性。动作状态包括正常状态、动作状态、跳闸状态等。 更深入地讲,我们还要了解距离保护的各种类型,如分段距离保护、分流距离保护。恒流保护主要用于短路保护,它通过测量电流大小来判断故障类型和大小。时限保护则依赖于时间参数来判断故障情况。 此外,还有绕组保护、电流差保护、电流平方保护、电压差保护等。理解这些名词,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掌握继电保护的运作机制。最后,短路电流是继电保护最重要的输入参数,其大小和特性直接影响保护动作的可靠性。总而言之,继电保护涉及的理论和技术内容十分丰富,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
展开
继电保护
2025-07-31
5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