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医学统计学 重点名词解释
医学统计学:重点名词解释 医学统计学,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数学工具和方法来分析医疗数据,从而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效果。它与我们日常的统计学概念类似,但应用领域和目标有所不同。关键在于,在医学研究中,统计学不仅仅是数字的运算,更关乎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首先,我们要了解“样本”这个概念。在医学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众多,不可能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因此,研究人员会选取一部分患者作为“样本”,然后对样本进行分析,推测整个患者群体的特征。样本的代表性是确保研究结果可靠的关键,所以要格外注意。 再来说说“假设检验”。这是一个医学统计学中的核心方法。研究人员会对一个假设提出,比如“某种药物能有效降低血压”。然后,他们会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检验这个假设是否成立。如果数据支持这个假设,我们就说“拒绝原假设”,否则就“接受原假设”。 “置信区间”也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概念。它表示根据样本数据,真实总体参数(比如平均血压值)可能存在的范围。例如,95%的置信区间意味着,如果研究重复进行多次,那么95%的次数,计算出的置信区间都会包含真实的平均血压值。 此外,“P值”也至关重要。P值代表的是在零假设为真的情况下,观察到当前或更极端结果的可能性。通常,P值小于0.05,我们就认为这个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即不可能是偶然发生的。 最后,不要忽视“显著性水平”的设定。通常,显著性水平(alpha)设置为0.05,意味着我们愿意接受5%的错误风险,即可能错误地得出结果。 理解这些基本概念,是学习和应用医学统计学的基础。它不仅提高了科研水平,也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展开
统计学
2025-07-31
6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