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统计学基础知识梳理,看这一篇就够了_异常值 二项分布
统计学基础知识梳理,看这一篇就够了_异常值 二项分布 我们常常听到“数据决定了结果”,但要真正利用数据,就离不开统计学。统计学,这个看似高深的领域,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我们就来重点梳理两个基础但又特别重要的概念:异常值和二项分布。 首先,谈谈异常值(Outliers)。在统计分析中,异常值指的是明显偏离数据集中其他值的点。它们可能是由于数据录入错误、测量误差,也可能代表真实存在的特殊情况。识别并处理异常值,能避免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在房价数据分析中,一个极高的房屋价格可能就是个异常值,需要进一步核实。在统计学中,我们用标准差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而异常值会显著拉大标准差,从而引起我们的注意。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二项分布。什么是二项分布?简单来说,它描述的是在多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成功的次数。 比如,抛硬币10次,每次都记录正面朝上的次数,这个过程就是符合二项分布的。二项分布的关键参数是“试验次数(n)”和“成功概率(p)”。 公式为:P(X=k) = C(n, k) p^k (1-p)^(n-k) ,其中C(n, k) 是组合数,表示从n个项目中选取k个项目的组合数。 理解二项分布对于概率计算和预测至关重要。例如,在生物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利用二项分布来分析基因突变的频率;在市场营销中,我们可以利用二项分布来预测广告点击率的概率。 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你就能在统计学领域,找到更多可能性。
展开
统计学
2025-07-31
5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