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中医推拿之十二经脉详解图(附具体穴位定位跟经络腧穴学走向)
中医推拿之十二经脉详解图(附具体穴位定位跟经络腧穴学走向) 十二经络,是中国医学的精髓之一,它将人体内的脏腑、气血、经络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网络系统。理解十二经络的走向和穴位定位,对于推拿治疗至关重要。作为“经络腧穴学”研究的基石,它为我们提供了系统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首先,让我们来梳理十二经络的走向。它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沿着特定的路线,从头到脚,连接着人体的各个部位。 从头部的“任灵穴”开始,经络循序渐进,依次分布在颈部、胸部、腹部、下肢,最终回到“足三里”。 记住,每个经络都有其独特的走向和作用。 接下来,我们聚焦于几个关键经络和穴位。例如,督脉是“主经”,它从头顶的“印堂穴”开始,一路向下贯穿整个脊柱,至足底的“太冲穴”。 督脉的疗效主要体现在强身健体、调理脊柱功能上。 再来看看“足三里”,它是所有经穴中最重要的穴位之一。 位于小腿前外侧,距离胫骨前缘一横指,胫骨前缘一横指外行一横指处。 它是补气、调经、扶正的关键穴位,在推拿时,可以根据“经络腧穴学”的原则,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准的定位和施加。 此外,理气十二经穴也同样重要, 比如在肝经上,“中手穴”位于脘骨上,是调理肝气、疏通气脉的重要穴位。 熟练掌握十二经脉的走向和穴位,不仅有助于推拿师更好地理解病理生理变化,还能更有效地进行治疗,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记住,推拿的精髓在于“辨证施治”,而对经络的精准理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展开
经络腧穴学
2025-07-31
6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