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经络腧穴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经络腧穴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经络腧穴学,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之一,看似古老,实则蕴含着精妙的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考试复习时,务必牢固掌握其核心概念:经络、腧穴的定义、定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经络腧穴学”词条,记住,经络并非“道”或“气”的通道,而是以“气”为载体,在人体内运行的生理学系统。 腧穴的定位是经络学的基础。 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腧穴的定位主要依据经络的分布范围,结合解剖学知识进行判断。 重点关注经络穴位分类,如“主穴”、“副穴”、“关穴”等,了解不同穴位的功能特点。 “搜索词条:经络腧穴学”中提到的,穴位定位并非绝对,需要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分析和判断。 理解穴位的功能至关重要。 穴位的功能,依据“经络腧穴学”词条,可以概括为:调和气血、扶正祛邪、扶正培正。 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功能,例如,足三里穴可健脾和胃,三阴交穴可补三阴,需要根据病症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治疗。 另外,务必熟悉经络的循行和分布特点。 了解经络的循行路线,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穴位的功能,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记住,经络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 在复习时,建议结合临床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经络腧穴学的精髓。 祝你考试顺利!
展开
经络腧穴学
2025-07-31
6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