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附答案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8 页 / 共 11 页
附答案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经济学说史》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资料+题库及答案+知识点汇总+简答题+名词解释
《经济学说史》期末考试重点总结: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资料+题库及答案+知识点汇总+简答题+名词解释 经济学说史的学习,其实就像一场穿越时空的探险。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现代新古典学,不同的学派代表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萌芽。理解这些学说的演变,是掌握经济学基本思想的关键。 首先,亚里士多德的“地主财富论”奠定了经济学的基础,强调土地的生产能力决定了财富的多少。他认为财富的分配应遵循社会等级制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这种观点,虽然带有浓厚的阶级色彩,但其对土地价值的认识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后,斯密的“劳动力理论”则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的等级观念,强调劳动力的生产能力是财富的根本来源。他认为国家财富的积累依赖于自由贸易和“分工的自然顺序”,对资本主义发展做出了重要的预见。 马尔萨则进一步发展了土地理论,提出了“人口与生产能力”的矛盾, 标志着经济学开始关注人口问题,并为后来的“马尔萨斯矛盾”奠定了基础。 在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边沁、洛克等人的自然法思想为经济学提供了一种道德基础, 强调个人自由和产权。 到了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古典政治经济学逐渐兴起。 恩格尔和卡尔·马克思则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分析, 为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最后,要熟悉新古典学派对边际效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等的贡献, 掌握这些理论是理解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准备期末考试,一定要将这些学说的发展脉络梳理清楚, 确保对核心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展开
经济学说史
2025-07-31
5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