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31 页

第 2 页 / 共 31 页

第 3 页 / 共 31 页

第 4 页 / 共 31 页

第 5 页 / 共 31 页

第 6 页 / 共 31 页

第 7 页 / 共 31 页

第 8 页 / 共 31 页

第 9 页 / 共 31 页

第 10 页 / 共 31 页

第 11 页 / 共 31 页

第 12 页 / 共 31 页

第 13 页 / 共 31 页

第 14 页 / 共 31 页

第 15 页 / 共 31 页

第 16 页 / 共 31 页

第 17 页 / 共 31 页

第 18 页 / 共 31 页

第 19 页 / 共 31 页

第 20 页 / 共 31 页

第 21 页 / 共 31 页

第 22 页 / 共 31 页

第 23 页 / 共 31 页

第 24 页 / 共 31 页

第 25 页 / 共 31 页

第 26 页 / 共 31 页

第 27 页 / 共 31 页

第 28 页 / 共 31 页

第 29 页 / 共 31 页

第 30 页 / 共 31 页

第 31 页 / 共 31 页

经济学基础名词解释
经济学基础名词解释 经济学,这个看似晦涩的学科,其实蕴含着理解人类行为和资源配置的关键。想要真正理解它,首先要掌握一些核心名词。这些词汇就像经济学的基石,构筑起整个理论体系。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中最基础的概念。简单来说,供给指的是生产者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则代表了消费者想要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数量。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价格的形成,就像一个微妙的平衡。 “稀缺性”则是理解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思想。它强调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这种矛盾的现实导致了资源分配的竞争和选择。 理解稀缺性,能帮助我们分析各种经济现象,例如为什么某些商品价格高昂,为什么政府会进行干预。 “机会成本”则更进一步。它不仅仅是货币上的成本,而是指为了获得某种资源而放弃的其他潜在机会的价值。 例如,如果你选择花时间学习,那么你的机会成本就是你原本可以用来工作赚钱的时间。 “边际”的概念也十分重要。它指的是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带来的变化。例如,增加一个生产工人所带来的产量,就是生产的边际产量。 了解边际关系,有助于我们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弹性”则用来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比如,汽油的价格上涨,需求弹性很低,因为人们无论价格如何,仍然需要开车;反之,如果产品价格上涨,需求弹性高,说明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替代品很多。 最后,“市场”本身也需要理解。 市场不仅仅是买卖的场所,更是一个信息传递、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的平台。 了解市场机制,对于分析经济活动至关重要。
展开
经济学基础
2025-07-31
7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