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2 页 / 共 9 页
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6 页 / 共 9 页
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顾名思义,它研究的是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这可不是简单的“钱和地方”的简单对应,而是深刻地探讨了地理因素如何影响经济发展,反过来,经济活动又如何塑造地球的景观和空间结构。简单来说,它回答了“为什么有些地方经济发达,而有些地方却落后?”这个问题。 核心概念之一是“空间维度”。经济地理学强调,经济现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比如,沿海地区往往是贸易和港口经济的中心,而内陆地区则可能以工业或农业为主。这种空间差异,是地理因素——如气候、自然资源、交通等——的直接结果。 另一个关键术语是“区域差异”。区域差异指的是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特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地理学分析这些差异的根源,通常会涉及历史因素、制度因素、地理因素以及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 比如,资源禀赋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但同样重要的,是区域政策和产业选择。 此外,“空间尺度”也至关重要。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尺度可以从微观到宏观,从城市到国家,甚至全球。例如,研究某个城市的发展战略,就属于微观尺度;而分析国家间的贸易关系,则属于宏观尺度。 最后,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同样重要。它指的是区域内经济要素的流动、协调与合作,旨在打破区域间的经济壁垒,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 经济地理学正是通过分析这些因素,揭示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也为经济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
经济地理学
2025-07-31
3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