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5 页

第 2 页 / 共 15 页

第 3 页 / 共 15 页

第 4 页 / 共 15 页

第 5 页 / 共 15 页

第 6 页 / 共 15 页

第 7 页 / 共 15 页

第 8 页 / 共 15 页

第 9 页 / 共 15 页

第 10 页 / 共 15 页

第 11 页 / 共 15 页

第 12 页 / 共 15 页

第 13 页 / 共 15 页

第 14 页 / 共 15 页

第 15 页 / 共 15 页

2012年管理心理学名词解释整理版.pdf
2012年管理心理学名词解释整理版 管理心理学,这个看似学术的领域,其实是理解和影响人类行为的强大工具。简单来说,它结合了心理学原理和管理实践,旨在更好地理解员工的动机、认知和行为,从而提升组织绩效。2012年,对于“管理心理学”的定义和关键概念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核心概念之一是“心理需求理论”。Maslow的五大学习需求模型告诉我们,人们的需求是层层递进的,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到爱与归属感、自我尊重,再到自我实现,每个层次的需求对人的行为产生深远影响。管理者需要了解员工的需求层次,并据此调整激励机制,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另一点重要在于“认知失调理论”。Ellsworth 和Forgarty提出了这种理论,它解释了人们在面对矛盾信息或行为时,会产生心理不适感,并试图通过改变认知、行为或评价来缓解这种不适感。管理者需要理解员工的认知过程,避免出现认知失调,从而提升员工的信任感和合作意愿。 此外,“目标设定理论”也是管理心理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指出,目标设定要遵循SMART原则,即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chievable(可实现的)、Relevant(相关的)和Time-bound(有时限的)。设定清晰、可衡量、有挑战性、且与组织目标相符的目标,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绩效。 总而言之,管理心理学不仅仅是学术理论,更是应用于实际管理场景的实用指南。通过理解员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管理者可以更好地组织、激励和管理员工,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的达成。
展开
管理心理学
2025-07-31
5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