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 《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作为王炳照先生呕心沥血的力作,以其精炼的文字和深刻的见解,成为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其课后习题更是对教材内容的有效巩固,为读者提供进一步理解和思考的平台。习题的设置,紧密围绕书中各个阶段的教育变革和重要人物,力求将知识点转化为实际应用和思考题。 习题的结构性设计,通常会按照时间顺序,从先秦教育的萌芽,到唐宋理学的兴盛,再到明清科举制度的完善,逐步深入。比如,在讨论科举制度时,习题会考察学生对“糊涂证”概念的理解,以及对科举制度对社会风气的影响的分析。正如《简明中国教育史》中所指出的,科举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选拔了人才,但也带来了“八股文”等弊端。 尤其在研究近现代教育运动时,习题会着重考察学生对新式教育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的考量。例如,对西方教育的引进与本土教育的冲突,以及培养实用人才的尝试,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议题。《简明中国教育史》对这些问题的剖析,让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教育史的发展脉络。 此外,课后习题也包含一些针对具体历史人物的思考题,例如对孔子的教育思想的评价,对李鸿章等教育 reformers 的贡献的分析等等。这些题目,鼓励读者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对习题的认真解答,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简明中国教育史》所包含的丰富知识,并加深对中国教育史的理解。
展开
简明中国教育史
2025-07-30
3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