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简明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大全.docx
简明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大全 中国教育史,是一部绵延数千年的厚重史诗,它记录了中华民族求学几千年的坚韧与智慧。从先秦的“学而不争”到历代王朝的兴衰,教育始终是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 先秦时期,孔子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奠定了教育的基调。 “六艺”的传授、“礼”的推崇,构建了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教育体系。这期间的教育,不仅注重道德修养,也强调对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理解,为后世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简明中国教育史”中详细记载了这一时期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秦汉时期,重视对士族的培养,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但仍以儒家思想为主导。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为社会提供了更多上升通道,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唐朝的“诗歌”教育更是达到了巅峰,文化繁荣,科技发达,教育也水涨船高。 宋元时期,教育面积极扩展,但受到科举制度的限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巩固,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导致教育逐渐僵化。 “简明中国教育史”对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的运作和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 清朝末年,西方教育传入,与传统教育并存,开始对中国教育产生冲击。“简明中国教育史”中记录了这期间的变革和挑战。 近现代以来,随着新思想的涌现,教育思想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1901年,孙中山先生倡导“废除旧式教育,实行新式教育”,开启了中国现代教育的新纪元。 如今,中国教育正朝着更加开放、多元、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并将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教育的精华。
展开
简明中国教育史
2025-07-30
5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