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5.1 复习笔记_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5.1 复习笔记_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王炳照的《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对于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脉络,仍然是基础且重要的参考书。本章复习,主要聚焦于从晚清到民国初年的教育变革,特别是对西方教育思潮的吸收与批判,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教育实验。正如书中所述,戊戌变法时期,维新变法者积极推行西学,希望通过教育来改造国民性,但由于政治局势的动荡,并未能取得持久的成功。 随后,清末各省纷纷兴办新式学堂,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些教育的本质仍然是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缺乏真正面向人民的教育思想。本书强调了这一点的关键在于,对民族资本主义教育的批判性反思。 在课后习题中,尤其要注意对晚清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梳理,例如新式学堂的兴办、西学运动的兴起、以及各种教育实验(如徐旭良的“学制”思想)的来龙去脉。理解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掌握核心内容的关键。 同时,考研真题的解析更是不可或缺。这些题目往往会考查你对关键概念、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例如,关于“师道”概念的演变,以及“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这些都是考研中经常出现的考点。认真分析考题,可以帮助你更系统、更深入地理解《简明中国教育史》的内容。 记住,真正的学习,并非简单地记住书本上的内容,而是要能够理解历史的逻辑,把握教育发展的规律。
展开
简明中国教育史
2025-07-30
3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