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金属学与热处理】重点总结+期末复习笔记【热处理原理及工艺】
【金属学与热处理】重点总结+期末复习笔记【热处理原理及工艺】 热处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来改变金属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它不是简单的“烫一下”,而是对金属进行精确的“对话”,最终达到满足特定应用需求的最终状态。这可不是什么玄学,而是基于金属热力学和材料科学的深刻理解。 核心原理就在于金属的相变。当金属加热到特定温度时,会发生固相变换,例如奥氏体形成。奥氏体是一种具有优异塑性、韧性和加工性能的组织形态,是许多热处理工艺的基础。因此,控制加热温度和保持时间,是控制相变的关键。 热处理工艺主要分为锻冷、回火、正火、淬火和退火五大类。锻冷是将金属加热至接近其转变温度,然后通过机械变形(如锻造)使之凝固,从而获得高强度和高硬度的金属。回火则是为了降低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改善其塑性,防止脆性断裂。 正火主要目的是消除热应力,改善组织结构,提高后续加工性能。淬火则是通过快速冷却,使金属组织生成高硬度的马氏体。但需要注意的是,淬火会显著降低金属的韧性,因此必须配合退火进行。 退火则是通过在较低温度下缓慢冷却,以恢复金属的塑性,消除内部应力,并改善组织结构。理解这些工艺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对于期末的考试至关重要。掌握好奥氏体转变温度、冷却速度等关键参数,就能轻松应对!
展开
热处理原理及工艺
2025-07-29
6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