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7 页

第 2 页 / 共 7 页

第 3 页 / 共 7 页
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4 页 / 共 7 页
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复旦大学汉语史稿考点归纳
复旦大学汉语史稿考点归纳 《汉语史稿》是钱坫先生在清乾隆年间所著的一部颇具影响力的学术著作。它以对古代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考察,试图还原汉字和汉语的真实发展脉络。然而,《汉语史稿》由于其研究方法和结论,至今仍备受争议,成为研究古代汉语史的重要考点。 其核心考点在于对古音的推测。钱坫先生提出了“古音长”的观点,认为古代汉语的元音和辅音都比现代汉语要长,并以此为基础对古代语音进行了推测。例如,他认为“王”的读音是“旺”, “口”是“坛”, 这些推测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也引来了许多质疑。 另一方面,《汉语史稿》对古代语法也进行了考察,对古汉语的“古体”和“今体”进行了区分, 并对古代汉语的词汇变化、成语的起源等进行了研究。虽然他的考证依据主要基于《说文解字》和一些古文材料,但由于其缺乏实证研究, 很多观点存在很大的主观性。 因此,对《汉语史稿》的考证,不仅仅是简单地验证钱坫先生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对古音推测、语法考证以及所依据的文献资料进行批判性分析。需要结合其他古代汉语文献,如《史记》、《汉书》、《周易》等, 以及后来的历代训胉研究成果, 才能对钱坫先生的观点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认识到,《汉语史稿》的研究方法, 也是古代训胉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对古代汉语的研究深入, 但其结论的局限性, 也提醒我们, 训胉研究需要更加严谨的实证方法和客观的学术态度。
展开
汉语史稿
2025-07-28
3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