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民法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民法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民法分论,看似细枝末节,实则关乎案件的破局与胜负。对于期末考试而言,理解并掌握这些核心分论,无疑是决定分数线的重要因素。 尤其要关注“举证责任”、“推定原则”以及“证据规则”等关键概念,它们如同民法案章的基石,决定了证据的有效性及如何运用。 首先,我们来考点一:“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一般由请求人承担,但也有特殊情况,例如侵权责任案件中,被告亦需举证证明其不存在侵权行为。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避免因责任不清导致论证漏洞。 接下来,聚焦“推定原则”。 法律运用推定原则,并非随意,而是基于理性判断。例如,合同相对真实原则,即合同内容应当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图。 掌握好推定原则的适用范围,能有效支撑你的论证,使之更具说服力。 最后,证据规则是民法分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区分不同证据的效力,例如书面证据的自证能力、证人证言的真实性,以及鉴定意见的权威性。 尤其注意“证据的合法性”要求,任何非法获取的证据,都将不具有可采纳性。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复习,以下提供一组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务必结合教材和案例深入理解): 试题一: 某甲与乙签订一份房屋买卖合同,但合同中未明确约定房屋的价款,甲乙两人约定以市场平均价作为买卖价格。后双方发生争议,甲认为市场平均价不合理。 依据民法,下列哪个陈述是正确的? (A) 甲有举证责任,需证明市场平均价的合理性。(B) 乙有举证责任,需证明市场平均价的合理性。(C) 甲和乙都有举证责任,均需证明市场平均价的合理性。(D) 市场平均价在缺乏其他约定情况下,应视为当事人双方的合理约定。 参考答案:(A) 试题二: 甲乙发生邻里纠纷,甲认为乙的房屋噪音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活。 乙声称自己已采取了各种措施减少噪音。 若乙声称采取了措施, 依据民法,下列哪个陈述是正确的? (A) 乙的声称不具有法律效力。(B) 乙的声称具有法律效力,但需提供证据证明其采取了措施。(C) 乙的声称不具有法律效力,甲应视为乙未采取任何措施。(D) 乙的声称具有法律效力,甲应承担举证责任,证明乙未采取任何措施。 参考答案:(D) 希望这份复习资料能帮助你取得期末考试的优异成绩! 祝你考试顺利!
展开
民法分论
2025-07-22
11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