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完整word版)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精选
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精选 民事诉讼法,这看似高深莫测的名词,其实是保障公民权利、规范社会秩序的基石。简单来说,它是一部关于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民事纠纷的“操作手册”。 核心在于,它规定了当事人、法院、以及其他参与者在诉讼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 “民事诉讼”本身,就暗示了诉讼的范围。它涵盖了所有涉及个人或组织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纠纷,例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劳动纠纷等等。 无论是买卖合同上的争议,还是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民事诉讼法都提供了解决的途径。 关键概念之一是“当事人”。 只有当事人才能提起诉讼,并且拥有对案件结果的控制权。 “诉讼请求”则是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要求,要明确指出他们希望法院如何解决纠纷。 “证据”在民事诉讼中至关重要。 法院会根据提供的证据来判断案件的真实性,并作出最终裁决。 证据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书证、物证、人证等。 “判决”是民事诉讼的终点。 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对双方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界定。 判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依法履行。 “举证责任”和“举证标准”是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举证责任是指谁需要提供证据; 举证标准则规定了证据需要达到的证明程度,以确保案件的公正审理。 总而言之,民事诉讼法不仅仅是一系列条文,更是一种保障民事权利的制度,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理解其核心概念和基本原则,对于参与民事诉讼,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
民事诉讼法
2025-07-22
13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