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
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 “民事诉讼法”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些书面化,但它实际上关乎着我们每个人与社会互动、维权的基本权利。简单来说,它是一部规范公民在民事纠纷中诉讼活动的法律,就像一份规则手册,告诉我们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核心内容在于,民事诉讼法定义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民事纠纷中,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的权利和义务。它不仅仅是“起诉”和“被起诉”的简单过程,更涉及整个诉讼程序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权利请求、证据举证、法庭审理、判决执行等等。 其中,“权利请求”指的是当事人希望法院判决达到的目的,例如要求支付赔偿金、解除合同、恢复物权等等。而“证据举证”则是争端解决的关键环节,当事人需要提供能够证明自己主张的证据,比如合同、发票、照片等。 在法庭审理阶段,法官会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判断,最终作出判决。如果判决结果对当事人不利,可以通过上诉的方式进一步维护自己的权益,直到最高法院。 当然,民事诉讼法也强调了“执行力”,即法院判决的最终目的是要真正落实,确保被判败诉的一方履行法律义务。如果对方不履行判决,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比如查封、扣押财产等。 总之,“民事诉讼法”是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石,理解其核心内容,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展开
民事诉讼法
2025-07-22
15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