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大全
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大全 民事诉讼法,顾名思义,是规范公民、法人在民事纠纷中权利义务关系的一部法律。简单来说,它就像一场法律的“对决”,确定谁对谁错,解决纠纷的规则。 了解民事诉讼法,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财产安全,以及基本的权利保障。 其中,“诉讼请求” 是民事诉讼法中非常关键的概念。 诉讼请求是指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即当事人希望法院判决对方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请求。 也就是说,当事人要提出什么要求,法院才能受理案件。 “证据” 在民事诉讼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案件事实真相的材料。 比如,合同、发票、照片等,都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 证据的充分性和真实性,直接影响着案件的判决结果。 “举证责任” 和 “对抗举证” 也是需要重点理解的概念。 举证责任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应当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 双方当事人应当就各自的案件事实,按照对方的举证责任,进行对抗举证。 “判决” 是民事诉讼的最终结果。 判决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证据,作出决定的法律行为。 判决的执行,是保障法律效力的重要手段。 总而言之,民事诉讼法涉及的知识点很多,但理解其核心概念,就能更好地理解民事诉讼的流程和规则。 在生活中遇到纠纷时,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情况,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的保护。
展开
民事诉讼法
2025-07-22
14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