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2 页 / 共 13 页
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附答案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0 页 / 共 13 页
附答案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毒理学基础》期末复习名词解释与问答题精选
毒理学基础:期末复习名词解释与问答题精选 毒理学,顾名思义,是研究有毒物质对生物的危害及其机制的学科。这门学科的根基建立在对毒性本身的理解上,而“毒理学基础”的核心就在于对一系列关键名词的掌握。只有熟悉了这些基础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毒理学研究的整体框架和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毒性”(Toxicity)的概念。 毒性指的是物质对生物造成损害的程度,通常以剂量-反应关系来描述。 剂量越大,毒性反应也越明显,但并非线性关系。 此外,“毒性值”(LD50)是衡量毒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代表在50%的试验动物群体中导致死亡的剂量。 再来看“暴露”(Exposure)。 暴露是指生物体与有毒物质接触的过程,包括途径和持续时间。 暴露途径主要有经口、经皮、吸入等,不同的暴露途径会对生物体的毒性反应产生不同的影响。 理解暴露的含义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毒理学研究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接下来,我们需要理解“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这种关系是毒理学研究的基石,它表明毒性反应的强度与有害物质的剂量成正比。 掌握剂量-反应关系的原理,有助于评估不同剂量的毒性风险。 最后,“体内外毒性”(In-vitro and In-vivo Toxicity)也是关键概念。 “In-vitro” 实验是指在体外(例如细胞培养)进行毒性研究,而“In-vivo” 则是在活体动物身上进行的。 两种实验方式各有优劣,通常需要结合使用才能更全面地评估有毒物质的危害。 希望以上名词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准备期末考试! 祝你考试顺利!
展开
毒理学基础
2025-07-22
11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