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7 页

第 2 页 / 共 7 页

第 3 页 / 共 7 页

第 4 页 / 共 7 页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机械工程基础》(第五分册、定义版) (2014)----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机械工程基础 (第五分册、定义版) (2014)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机械工程,作为一门涉及机械设计、制造和运行的综合性学科,其基础名词理解是后续学习和实践的基石。 本文旨在对“机械工程基础名词”进行定义性解释,力求以清晰、准确的方式呈现核心概念,为广大机械工程学习者提供参考。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力”的概念。在机械工程中,“力”是指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使其发生形变的原因。它包括各种形式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以及各种施加在物体上的外力。理解不同类型力的特性,对于分析和设计机械系统至关重要。 其次,“刚度”是机械工程中一个核心概念。 刚度是指物体抵抗变形的能力,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的力(单位Pa或N/m)来表示。 材料的硬度和形状,对刚度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在材料选择上,需要充分考虑其刚度特性。 “位移”和“速度”同样是机械工程的基础概念。 “位移”是指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而“速度”则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它们在运动学分析中起着核心作用,是计算和预测物体运动的关键。 此外,“摩擦力”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摩擦力是物体表面接触时产生的阻力,它影响着机械系统的效率和精度。 了解摩擦力的类型(静摩擦、动摩擦、切向摩擦)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优化机械设计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理解这些基础名词,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是成为一名合格机械工程师的关键。 机械工程的基础名词,如同建筑物的基石,为整个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
机械工程基础
2025-07-22
11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