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方剂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小抄版,方便打印使用。
方剂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小抄版,方便打印使用 方剂学,这门古老而神奇的医学学说,看似晦涩难懂,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临床智慧。为了帮助大家在期末考试中游刃有余,这里提供一份精简版的复习小抄,让你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关键知识点。 首先,我们要牢记方剂学的核心在于“辨证施治”。 这意味着我们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脉象、舌象、症状等,来判断病证,并选择相应的方剂进行治疗。 记住,方剂学不是一套固定的方剂,而是要根据证型灵活运用。 其次,掌握“六经辨证”是方剂学的基础。 肾胃学说的“胃寒脾虚”;肝胆学说的“肝主疏泄,胆主收涩”;心脾学说的“心主血脉,脾主运化”;肺肾学说的“肺主气,肾主水”;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病机及病症的相互关系,必须熟透。 很多方剂的选方,其实就是基于这些基本原则。 再者,对一些常用方剂的组成和作用要了然于胸。例如,当归芍药君,补气养血,生津安神;川芎在附子时,可制止出血,增加麻沸散的活血散寒功效;升甘草能够制杀,回气,抑烦等等。 记住这些主要方剂的组成和作用,将大大提高你的考试效率。 最后,别忘了理解“补伤”的精髓。 “补”是方剂学的核心概念,强调要针对病机进行治疗,不能单纯地用药。 充分理解“补”的概念,才能更好地运用方剂学知识。 记住,方剂学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的。 希望这份小抄能帮助你,祝你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
展开
方剂学
2025-07-21
4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