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方剂学重点笔记
方剂学重点笔记 方剂学,这门古老的医学理论,并非仅仅是“药”的简单组合,而是对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刻理解。它建立在数千年来经验的基础上,试图揭示疾病产生的本质,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果说现代医学强调靶向治疗,方剂学则更注重整体的平衡与调和。 核心概念之一便是“经络学理”。中医认为,人体内有一网,名为经络,连接着四肢、脏腑,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病邪侵袭经络,自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掌握经络的分布、气血的运行规律,是方剂学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再来说说“六腑”的理论。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核心,控制着人体大部分气血的生成。因此,方剂学中许多药物的功效,都与调理脾胃、健脾开胃有关。例如,补气益脾的方剂,常常包含补气丹药、健脾丸等。 “伤寒论”是方剂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认为,寒邪侵袭人体,会损伤卫气,导致病邪入侵。治疗寒邪病,需要辨证施治,选用温阳散寒的药物。 “六味六君子”是方剂学的基础。六味指生姜、白芷、大葱、芍药、防风、麦芽;六君子指杏仁、陈皮、甘草、白术、茯苓、জি (ji – 请提供拼音,如果无法提供,则替换为 "Zhi")。这六味药物,代表了人体六个脏腑的本质,是辨证施治的基石。 方剂学强调“君臣佐使”的原则,即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扶持,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掌握这一原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从而更精准地进行辨证施治。 最终,方剂学不仅仅是一套理论,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尊重。
展开
方剂学
2025-07-21
6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