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简单来说,就是对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的一种系统。就像一个超级高效的图书馆,但它不仅仅是存放书籍,而是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比如客户信息、商品库存、财务记录等等。理解数据库原理,实际上就是理解数据是如何被存储、检索和更新的。 核心概念之一是数据库模型。最常见的模型是关系模型,它基于表格来组织数据。每个表格代表一个实体(例如“客户”或“产品”),而表格中的每一行代表一个记录,每一列代表一个属性。比如“客户”表可能包含“客户ID”、“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等列。 关系模型依赖于关系的概念,例如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理解这些关系是高效设计数据库的关键。 比如,一个“订单”表可以与“客户”表建立一对多关系,即一个客户可以下多个订单,但一个订单只能属于一个客户。 数据查询语言是与数据库交互的桥梁。最流行的查询语言是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它允许你使用自然语言来从数据库中检索和修改数据。 比如,你可以使用 SQL 查询“所有年龄大于30岁的客户”。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控制数据库操作的软件。 常见的 DBMS 包括MySQL、Oracle、SQL Server 等。 DBMS 提供了一系列工具和服务,用于管理数据库,包括数据备份、恢复、安全和并发控制。 索引是提高数据库查询速度的重要技术。 索引就像书的目录,帮助数据库快速定位到特定的数据记录。 不恰当使用索引会导致性能问题,因此在设计数据库时需要谨慎选择需要索引的字段。 最后,理解事务的概念非常重要。 事务是指一系列数据库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比如,在线支付系统中,扣款和付款必须作为一个事务来处理,避免资金损失。
展开
数据库原理
2025-07-20
5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