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笔记|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原理》 - LateSpring
笔记|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原理》 - LateSpring 数据库设计,顾名思义,就是为数据库系统设计合理的数据结构和关系,以便高效地存储、管理和检索数据。 《数据库原理》这本书对数据库设计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指导,但实际上,好的数据库设计远不止理论。 核心概念,比如实体、属性、关系,这些都是构建数据库设计的基石。 实体代表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比如“学生”、“课程”),属性则描述实体的特征(比如“学生”的“姓名”、“年龄”),而关系则定义实体之间的联系(比如“学生”修“课程”)。 记住,数据建模是整个设计的起点。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遵循着范式理论。 范式理论旨在消除数据冗余,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比如,第一范式要求属性必须是不可再分割的,第二范式要求属性必须依赖于主键,第三范式则要求没有传递依赖。 理解范式,能帮助你设计出更规范、更高效的数据库。 除了范式,数据库设计还涉及索引的创建。 索引就像书籍的目录,可以快速定位到特定的数据。 建立合适的索引,能大大提高查询速度。 但是,索引也需要维护,过多的索引会降低写入性能。 最后,要记住数据库设计是一个迭代的过程。 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数据库设计也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 《数据库原理》 强调了数据独立性和完整性, 这也应该贯穿数据库设计的始终。 记住,一个好的数据库设计,是应用成功的关键之一。
展开
数据库原理
2025-07-20
7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