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第3章 观察法与调查法_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 观察法与调查法_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观察法,作为教育科学研究中最基础、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如同站在窗前,用眼睛去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师生的互动,甚至是教室环境本身。李秉德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强调,观察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提供原始、真实的数据,避免了问卷调查中可能存在的偏差。 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设定明确的观察目标,以及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比如,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可以记录每个学生发言的次数、发言内容、表情、肢体语言等等。 当然,纯粹的观察有时会显得过于主观,因此,为了提高观察结果的客观性,研究者常常会结合其他研究方法,例如,结构化观察,即使用预先设计的观察记录表,确保观察的系统性和一致性。 课后习题中,我们会遇到针对不同类型观察设计的练习,考验我们对观察原则的理解与运用。 而调查法,则侧重于通过提问、访谈等方式获取信息。 李秉德指出,调查法可以系统地收集大量数据,但需要注意设计合适的问卷,确保问题清晰、简洁,并且能够有效反映研究目标。 调查法主要分为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 定量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获得数字数据,例如,调查学生对某一课程的满意度,可以统计学生的评分、评价等数据。 在课后习题中,我们会被要求分析不同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并评估其优缺点。 例如,使用 Likert 量表设计问卷时,需要考虑其信度和效度问题。 最终,观察法与调查法的结合,构成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们深入理解教育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展开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025-07-20
9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