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5 页

第 2 页 / 共 15 页

第 3 页 / 共 15 页

第 4 页 / 共 15 页

第 5 页 / 共 15 页
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6 页 / 共 15 页
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7 页 / 共 15 页

第 8 页 / 共 15 页

第 9 页 / 共 15 页

第 10 页 / 共 15 页

第 11 页 / 共 15 页
陈琦 刘儒德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2 页 / 共 15 页
陈琦 刘儒德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3 页 / 共 15 页

第 14 页 / 共 15 页

第 15 页 / 共 15 页

2023年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点整理总复习资料
2023年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点整理总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这个看似学术的领域,其实是理解和影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一把钥匙。它不仅仅是研究学习过程,更关注学生在学习、社交、情绪等方面的心理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对教育效果的影响。作为德育工作者,深入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对于构建学生健全人格、提升德育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核心概念。在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是理解学生行为的关键。不同学生学习动机的来源不同,例如内在动机(如兴趣、成就感)和外在动机(如奖励、评价)。 掌握这些原理有助于我们设计更有效的德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此外,“学习风格”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了解学生偏好的学习方式(如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可以帮助我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接下来,聚焦德育方面。 德育,顾名思义,是关于道德教育的。而教育心理学为德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对道德概念的理解水平不同。 因此,德育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进行调整。 罗素的“道德感化理论”也表明,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最后,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点包括: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规律、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情绪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动机心理学的基本特征。 充分掌握这些知识,构建起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真正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记住,教育心理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关注学生,理解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德育的精髓。
展开
教育心理学
2025-07-20
15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