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建筑力学名词解释(汇总)
建筑力学名词解释(汇总) 在浩瀚的建筑领域,力学是支撑一切的基础。理解建筑力学名词,就像掌握了打开这座宏伟殿堂的钥匙。它涉及到建筑结构在各种作用力下的受力、变形以及稳定性,确保建筑物安全、舒适地运行。本文将对一些关键的建筑力学名词进行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 首先,我们要了解“荷载”的概念。简单来说,荷载就是作用在建筑结构上的各种力量,包括恒载和活载。恒载是指建筑固有重量,例如墙体、屋顶等,而活载则代表了人员、车辆、风、雪等可能产生的临时性力量。合理的荷载计算是结构设计的基础。 其次,“截面”在力学中至关重要。一个结构的截面,通常是建筑构件的横截面,用于分析其受力情况。通过分析截面的受力情况,可以评估其承载能力,并据此进行设计。不同形状的截面,其承载力也不同。 “抗裂”是建筑力学中的一个核心目标。建筑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缝,这不仅影响美观,更可能导致结构失效。因此,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材料的抗裂性能,采用合理的构造方法,尽量减少裂缝的产生。 “变形”则是建筑力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建筑物在受力作用下,必然会发生变形。建筑力学主要关注的是这种变形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以及如何控制变形的大小。 “稳定性”也是建筑力学不可忽视的要素。建筑物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抵抗各种外部作用力的破坏。稳定性通常通过计算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系数来实现。 最后,“材料力学”与建筑力学密切相关,它研究的是各种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例如混凝土、钢材、木材等的强度、延展性、弹性模量等。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对于设计出安全可靠的建筑结构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建筑力学名词解释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但理解这些基本概念,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建筑结构的受力、变形和稳定性问题,从而更好地保障建筑的安全性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
建筑力学
2025-07-17
3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